户外常识 分类>>
一种自行车车锁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自行车车锁固定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锁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包括一底板、一与该底板一侧相连的第一护栏、一与该第一护栏相连且与所述底板相对的第二护栏以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板底端且分别与第一护栏及第二护栏底端相连的第三护栏,所述的第二护栏呈大致的C形,所述的第三护栏呈半圆形,由此构成一具有上部开口和侧向开口的大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的固定架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实现了多向取用车锁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类似自行车车锁无法使用在小尺寸自行车车架上的问题。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车锁固定架,籍此固定架,不仅可以将自行车车锁固定在自行车上,同时又可以将自行车车锁由多个方向取出。
[0002]通常自行车在骑行时,车锁会被固定车锁固定架上,而当自行车需要锁住停放时,车锁又将被由车锁固定架上取下,以作锁车之用。大部分车锁固定架取拿车锁的方向是单一的。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即当车锁安装在小尺寸的自行车车架上时,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导致车锁无法取出或者不便于取出。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可以从多个方向取拿自行车车锁,以解决由于小尺寸的自行车车架安装车锁时无法使用或者不便于取拿的问题。
[0005]一种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包括一底板、一与该底板一侧相连的第一护栏、一与该第一护栏相连且与所述底板相对的第二护栏以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板底端且分别与第一护栏及第二护栏底端相连的第三护栏,所述的第二护栏呈大致的C形,所述的第三护栏呈半圆形,由此构成一具有上部开口和侧向开口的大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的固定架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
[0008]所述底板相对底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橡胶带,所述的第二护栏上设置固定柱。将橡胶带固定在固定柱上,可用于限定车锁在无人为外力情况在所述固定架矩形框架结构内移动。
[0010]所述的第二护栏相对所述底板的一面的外侧设置凸台,用于限定车锁在无人为外力情况下向侧面的移动。
[0012]所述的弹性塑胶材料优选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或者选用聚甲醛树脂(POM)等。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通过固定架上的安装孔将固定架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上。当自行车车锁放入固定架中,第三护栏可以包住车锁的底部,固定架的第二护栏和第一护栏以及第二护栏的背面三角形凸台可以将车锁包在固定架内。设置在底板上部的橡胶带绕过车锁的头部扣在第二护栏的柱形固定柱上。固定架的上部开口,车锁可以从上部开口处取出和放入。第二护栏和底板之间的侧向开口,位于固定架的侧面,侧向开口处设有一三角形的凸台使底板与第二护栏的侧面距离小于车锁的厚度,这样使车锁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不会由固定架的侧面掉出。由于固定架采用具有弹性的塑胶材料如聚己二酰己二胺材料(PA66)制成,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当车锁从侧面取出时,只需松开橡胶带将车锁向上提起一小段距离使车锁的底部脱离第三护栏后由侧面取出,即可将车锁从固定架的侧面取出或放入,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多向取用车锁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类似自行车车锁无法使用在小尺寸自行车车架上的问题。
[0015]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 (a)是正视图,图1 (b)是前视立体图,I (C)是后视立体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架的使用示意图,其中图3 Ca)是车锁从固定架上部取出示意图,图3 (b)是车锁从固定架侧面取出示意图。
[0019]1-固定架,11-底板,12-固定座,13-橡胶带,14-固定孔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15-第一护栏,16-第二护栏,17-固定柱,18-凸台,19-第三护栏,2-车锁,21-上部开口,22-侧向开口,3-自行车车架。
[0022]请参见图1 (a)、(b)、(C)所示,本实施例自行车车锁固定架I由具有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该弹性塑胶材料优选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或者选用聚甲醛树脂(POM)等。所述的固定架I包括一底板11、一与该底板11 一侧相连的第一护栏15、一与该第一护栏15相连且与所述底板11相对的第二护栏16以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板11底端且分别与第一护栏15及第二护栏16底端相连的第三护栏19。第二护栏16呈大致的C形,第三护栏19呈半圆形,由此构成一具有上部开口 21和侧向开口 22的大致的矩形框架结构。
[0023]底板11背面设置两个固定座12,该固定座12上分别设有一固定孔14。底板11相对底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橡胶带13。第二护栏16上背向底板11的一面且靠近底板11设置橡胶带13 —端设置固定柱17。第一护栏15和底板11、第二护栏16以及第三护栏19相连接将固定架I的左侧完全封闭。第二护栏16相对底板11的一面的外侧边缘设置三角形的凸台18,用于限定车锁2向侧面的移动。固定柱17的作用是当橡胶带13绕过车锁2的头部时橡胶带13扣在固定柱17上,这样就可以限定车锁2在无人为外力情况下在固定架的矩形框架结构内沿与车架I平行的方向前后移动。三角形凸台18使第二护栏16与底板11之间的侧向开口 22小于车锁2的厚度,所以可限定车锁2的上部向右随意移动。第三护栏19呈半圆形,与车锁2的底部形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当车锁2放入固定架I中时,第三护栏19可以将车锁2完全包住,限制车锁2的随意移动。
[0024]图2是本实施例固定架I的安装示意图,将固定架I通过固定座12上的两个固定孔14固定在自行车车架3上,橡胶带13绕过车锁2头部扣在固定柱17上。
[0025]图3 (a)、(b)是本实施例固定架I使用示意图。如图3 (a)所示,车锁2可以按图示箭头方向从上部开口 21取出或者放入固定架I内。图3 (b)是本实施例固定架I从侧面使用示意图。车锁2可从侧向开口 22放入固定架架I内,由于固定架I由具有弹性的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材料制成,利用材料的弹性,第二护栏16会向上变形,使侧向开口22增大,当侧向开口 22的间隙大于车锁2的厚度时即可将车锁2放入固定架I中。同理当取出时只需将车锁2沿与自行车车架3平行的方向向上提起使车锁2的底部脱离第三护栏19然后沿图3 (b)所示的箭头方向取出车锁2即可。
[0026]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种等效变化与修饰。比如,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I的侧向开口 22同样可以设置在固定架I的左侧,只需要将相应的结构进行改动即可。
1.一种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包括一底板(11)、一与该底板(11)一侧相连的第一护栏(15)、一与该第一护栏(15)相连且与所述底板(11)相对的第二护栏(16)以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板(11)底端且分别与第一护栏(15)及第二护栏(16)底端相连的第三护栏(19),所述的第二护栏(16)呈大致的C形,所述的第三护栏(19)呈半圆形,由此构成一具有上部开口(21)和侧向开口(22)的大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的固定架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1)上设置具有安装孔(14)的固定座(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1)上设置两个固定座(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相对底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橡胶带(13),所述的第二护栏(16)上设置固定柱(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17)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护栏(16)上背向底板(11)的一面且靠近底板(11)设置橡胶带(13)—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护栏(16)相对所述底板(11)的一面的外侧设置凸台(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锁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塑胶材料为聚己二酰己二胺或者聚甲醛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