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安全习惯早养成:3岁以上孩子应该掌握的15条交通安全常识
安全习惯早养成:3岁以上孩子应该掌握的15条交通安全常识3-6岁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出行习惯对于保障孩子的身心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安昕妈妈整理了3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掌握的交通安全常识,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家长,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出行习惯
1. 认识红绿灯、斑马线、汽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紧急出口、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标志并理解对应的意义。
2. 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靠右行走,走路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能看书、看手机、追逐打闹,尤其不能在马路上踢球、玩旱冰鞋、滑板车。
3. 过马路时优先考虑走地下通道、人行天桥,如果需要横穿马路,应在绿灯时,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通过斑马线。不能闯红灯,有车辆接近时不能突然起步横穿。
4. 住在铁道附近的孩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在铁道上玩耍;需要通过铁路道口时,要看清楚信号指示灯中欧体育,不能翻穿栏杆抢行。
5. 走路时,不能往马路或铁道上扔石头、玩具等物品,以免砸伤行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等公交车时,不能站在马路上,应该站在站台、指定地点或路肩位置等车;等地铁时,要站在安全线以外等待。等车过程中,不能嬉戏打闹,以防发生碰撞、摔倒、卷入车轮等危险。
2、等车过程中,要排队;看见公交车快进站时,不要追赶、拥挤,等车停稳后,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等车上的人先下来再上车;如果人多拥挤,可以等别人上完后再上车,或者等下一班车,以免被挤伤;如果还没来得急上车,发现公交车已经启动,不能追车跑,更不能去挡车、扒车,以免被公交车刮倒或撞伤。
3、乘坐公交车、地铁时,如果有座位,应端坐好并用双手扶住前座椅背或扶手;如果没有座位,要抓住车内扶手,以免刹车时摔倒,或车门突然打开时被甩出车门外。
4、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不能随意跑动,以免撞到其他人;不能大声说话,吵到别人;不能将手或头伸出窗外,以免被车外的东西刮伤;不能将手放在车门附近,以免因为车辆突然开、关门,导致手被车门夹伤。
5、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不能将垃圾或其他物品丢出车外,这样会破坏环境卫生,而且容易砸到行人或其他车辆,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
1、乘坐出租车、私家车时,14岁以下儿童不能坐副驾驶位,因为孩子上身较矮,如果汽车碰撞过程中打开气囊,气囊的位置在孩子的头顶,会造成孩子头部受伤;4岁以下儿童要使用儿童座椅。
3、不能把手、投伸出窗外,不能将垃圾或其他物品丢出车外,以免砸到行人或其他车辆,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
4、乘车过程中,不能哭闹、提问和唱歌,以免影响大人专心开车;不能在车厢里玩尖锐的玩具,以免在刹车时不小心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