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建临时存放点 盖网点遮雨棚
建临时存放点 盖网点遮雨棚公共自行车成了近期兰州市民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每天平均上万人次的租用率,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程度。为了让这一新生事物更好地服务兰州市民,本报自昨日起征集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建设性意见,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市民纷纷通过本报热线中欧体育官方网站、邮箱、“掌上兰州”报料平台、QQ平台和兰州晨报新浪、腾讯微博四种方式反映了近百条问题及建议。大家普遍认为,公共自行车不仅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也带来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期望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让公共自行车成为兰州市民的宠儿,让流动的绿色成为兰
公共自行车成了近期兰州市民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每天平均上万人次的租用率,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程度。为了让这一新生事物更好地服务兰州市民,本报自昨日起征集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建设性意见,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市民纷纷通过本报热线、邮箱、“掌上兰州”报料平台、QQ平台和兰州晨报新浪、腾讯微博四种方式反映了近百条问题及建议。大家普遍认为,公共自行车不仅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也带来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期望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让公共自行车成为兰州市民的宠儿,让流动的绿色成为兰州街头最靓丽的风景。本报征集热线今日继续开通。
据市民赵先生反映,在甘南路什字自行车存放处和省委附近的自行车存放处,经常因为刷卡器故障而无法正常取车、还车,网点又没有工作人员,市民无法反映且得不到及时处理,从而耽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赵先生称,如果各处自行车网点都可像省政府网点一样配备自行车管理员,就可缓解市民因故障取不到车或者无法还车的问题。
问题:公共自行车网点车位数量较少,网点分布不均。多发生车位不足、无处存放,导致车辆丢失和无车可取的问题。
建议:增加网点车位和自行车数量,可考虑增设由管理人员负责的临时集中存放点(只存放不租借,由管理人员放置进空余车位)。
市民张女士在租用公共自行车一段时间后发现在静宁路什字、广武门什字等租用频率较高的网点,经常在高峰时段空空如也,而在类似于酒泉路附近网点租赁频率较低的地区,则总是出现车位满而无法还车的现象。张女士认为,繁华路段的网点应增加车位和自行车的数量,应建立车辆车位配送系统,由管理人员将车放置到各处空余车位。
近来兰州进入酷暑阶段,这对于每日租车上下班的陈女士来说,在这种天气租赁自行车成为一个难题,由于网点设施建设原因,陈女士要租车的甘南路附近网点基本都暴露在灼热的太阳光下,自行车坐垫和车把温度烫得惊人。同时在下雨天,由于没有安装顶棚,公共自行车长时间遭受雨淋之苦,这也让市民无法骑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修建网点顶棚。
7月16日下午,马先生从西关骑车去南关百安购物广场办事,却找不到还车的地方。最后几经打听才在西北书城对面的交通银行门口还车。马先生认为,网点那么多不可能一一记在脑中,建议专门开发一个手机软件或者与百度地图合作,在地图上标出自行车网点的位置,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搜索知道附近的还车地点。也有市民建议在每个自行车网点张贴城区网点分布图,这样市民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还车的位置。
“golfbai”:关于破坏公共自行车有如下建议:1.每个网点设置专人看护,负责公共自行车还车检查。2.倡议市民公共监督。3.设置信用系统,市民身份证取车信用记录。4.每个自行车网点建车棚,并进行监控。 本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 实习生 赵思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