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1楼自行车坡道施工设计方案

2024-01-15 04:59: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楼自行车坡道施工设计方案⑸、本工程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工艺同原施工方案;基础筏板钢筋绑扎时,筏板钢筋应采用化学锚固植筋的方式,锚入原主楼基础筏板,植入深度为15d,直径锚固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的相关要求。

  ⑹、基础开挖时,应随施工随搭设基础临边防护,应采用Φ483.0钢管搭设单排基坑临边防护架,架体距基坑边1.5m,高1.5m设置不少于3道水平杆,距基坑边不小于500mm处每隔2跨不大于3.0m设置抛撑,抛撑根部利用Φ25废钢筋设置锚杆,锚杆长度1.5m,锚入持力层1.0m,抛竿两端分别与锚固钢筋、及架体连接;防护架满挂密目式安全网;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识。

  ⑵、本工程基础较深,应根据分钟寺回迁安置房工程E--15地块《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要求,边坡采用土钉墙的方式进行边坡支护;土方开挖边坡放坡系数按原方案施工。

  ⑶、考虑到主楼与自行车坡道交叉施工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在自行车坡道顶部,1*楼主楼2层楼地面设置型钢悬挑式双层防砸棚防护,防止高空掉物造成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双层防砸棚应满足施工要求,待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

  ⑴、本工程位于市丰台区南苑乡分钟寺村,分钟寺回迁安置房E地块住宅及配套项目(E15*地)15-1*住宅楼西南侧,为新增自行车坡道,占地面积74.025㎡,筏形基础,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2级,基础座于基底持力层上,基底持力层为《分钟寺回迁安置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3勘033)报告中的第③层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160KPa;基底标高为-10.800m,±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1.000m;基础与原1*主楼基础采用化学锚固植筋连接,与主楼相连部位,主楼构件粘钢加固;

  ⑺、结构施工时,建筑物西侧、南侧、东侧外墙搭设483.0双排钢管扣件落地式脚手架作为操作脚手架;脚手架距结构墙边不得小于300mm不大于500mm,立杆横距不大于1.5m,纵距不大于1.05m,步距不大于1.5m,高度12m,沿架体4跨不大于6.0m设置连续剪刀撑,剪刀撑延架体高度连续布置;由于结构墙体无洞口,不便于架体连接,为满足架体稳定性,应充分利用基础边坡设置抛撑,第一道抛撑距基础不大于4.5m,抛撑间距不大于3.0m;操作层应按要求铺设50mm厚脚手板,设置180mm高挡脚板并挂密目式绿网。

  ⑷、本工程地下部分防水施工时,应与原主楼防水连接;施工缝应剔凿干净,主楼与自行车坡道筏板相交的部位,二次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缝处应居中设置一道3020的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缝接触部位涂刷一道E-200界面剂,施工缝应剔凿成凹凸状,采用膨胀补偿抗渗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防水卷材施工时,施工缝部位应增设防水卷材一道,两边各搭接不少于250mm;8-10/A轴通道门洞植筋二次浇注部位,外墙施工缝迎水面增设35030外防外贴橡胶止水带一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