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织密“电瓶车管控”防护网
织密“电瓶车管控”防护网5月10日晚,一段“电瓶车进入电梯后突然起火爆燃”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一男子推着电瓶车进电梯,突然起火,3秒内火焰吞噬了整个电梯间,电梯内的 3 名男子、1名女子和1个婴儿都被烧伤。
电瓶车在电梯里着火已不是第一次了,去年8月,广西南宁,一女子推电瓶车进电梯后,电梯厢门刚关上后不久,电动车就突然冒出浓烟并伴随着火光,幸亏电梯抵达 6 楼后厢门打开,女子及时将电瓶车推出电梯外,但后果依旧很严重——电动车短短15秒内爆燃了3次,从起火到浓烟蔓延楼道仅用了40秒钟,整个楼道都被熏黑。
电瓶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工具,具有方便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能耗小的特点,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特别是大城市里,交通堵塞严重,电瓶车可以穿行在大街小巷里,避免了交通堵塞,节约了上班、办事的时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电瓶车易着火的特点给安全带来了隐患。一些小区居民为了图方便或是防止电瓶车被盗,将电瓶车推入电梯,电梯关闭后,狭小区域遇剧毒浓烟,后果不堪设想——对在场者来说,若视线被滚滚浓烟阻挡,大概率会被高温烟气灼伤;若是窒息于剧毒气体之下,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电瓶车电梯里着火已经成为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制止,杜绝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一些地方已经将电瓶车违停违放进行治理,湖北就将违规停放或堵塞疏散通道者纳入个人征信。去年 5月1日,上海针对“进楼入户”问题开出电动自行车违停首张罚单。在部分地方,还针对电动车违规进楼问题采取了智慧化管控方式,如在小区试点AI摄像头加持的电梯禁止电瓶车进入感应系统,一旦发现电瓶车进入,就会通知后台,并无法关门。
小区物业、业主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加强电瓶车违规违停的宣传和治理,在小区巡逻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对屡教不改的进行曝光,以提高业主的自觉性。当然,我们在管控的同时,也要注重疏导,将堵与疏结合起来。依托小区公示栏、小区业主群等渠道,宣传电瓶车乱停乱放的相关规定,播放相关事件的视频,以实际例子作为教训,引导业主遵守规定,将电瓶车停靠在指定地点。有一些业主将电瓶车放入电梯,是因为害怕被盗,或是集中充电桩不够,不能满足充电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和小区物管共同努力,消除业主的担忧。从防盗方面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偷盗的打击力度,不能因为电瓶车被盗不是很急,处理起来就慢。同时,物业要加强小区巡逻,加大监控的覆盖面,提高小区的整体安全。在集中充电桩设置方面,应根据小区的户数、电动车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电动车能够在充电桩充到电。小区的居民也应积极参与进来,对发现有不遵守规定,将电动车放入电梯行为进行规劝,及时制止。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看似一个小行为,可能造成大的安全事故。织密电瓶车安全防护网,业主、政府、物管等共同参与,防患于未燃,才能避免悲剧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