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快快评|期待“新国标”助力电动自行车安全上路

2024-09-23 20:17: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快快评|期待“新国标”助力电动自行车安全上路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应急管理部等对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标准相比,修订的“新国标”,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问题,做了多方面改进和提升。

  电动自行车因轻便、省力、停放方便等成为群众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有数据显示,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大国,目前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电动自行车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火灾事故,马路上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伤亡事故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这其中,既有骑车人不规范操作酿成悲剧,也有车辆自身性能原因留下隐患。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安全上路,让骑车人畅行无忧,已成为亟须破解的社会议题。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修订,期待利用技术手段规范厂家生产,提高产品性能,尽可能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电动自行车易引发火灾问题,《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厂家提高防火阻燃性能,限制电动自行车塑料件使用比例,从而提高消防安全性能中欧体育登录入口。针对电动车行驶安全问题,《技术规范》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有效防范车辆超速行驶;同时加严制动距离要求,减少碰撞事故发生。

  目前,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现象广为诟病,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常见问题。很多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速度远超限速,车速一快,直接后果是易发生事故,给骑车人骑行安全带来危害。改装还可能涉及电池电路改变,导致车辆易燃引发火灾。为此,近年来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店家非法改装行为的查处力度,但是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依然难禁。为防范非法改装行为,《技术规范》从电池组、、限速器三个方面完善防篡改要求,确保实现充电器、蓄电池、之间的互认协同,大力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不给非法篡改留空间。

  用技术手段阻止非法行为,可以说是“新国标”最大看点。此外,为了提高产品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技术规范》还要求车辆具备北斗定位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这也是电动自行车技术性能上的重大突破。

  “新国标”技术要求,可以带来车辆安全性能“质的飞越”,同时可能让电动自行车价格“水涨船高”。这点很多消费者比较关心。因此,生产厂家在改良产品性能同时,也需要考虑控制成本,避免销售终端大幅涨价。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还表示,《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之后,给予生产企业和销售商一定时间的过渡期,体现了政策推行的灵活性,有利于库存消化,避免“新国标”对商家造成压力和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江苏一博主锁了十年的iPhone 4s终于能解锁了!网友:那时候才初中,好像以前的手机更耐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