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中欧体育登录入口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中欧体育登录入口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昨天,一名70多岁的老汉在推电瓶车下江心洲夹江大桥时,不慎滑倒摔了一跤,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不少市民得知此事后,纷纷提出质疑:夹江大桥上下桥的坡道较陡,人推车上下桥太费劲了。南京长江隧道公司有关负责人则回应:夹江大桥设计时的定位是时速8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桥上根本就没有设“慢车道”。
昨天下午1点半左右,市民朱先生驾车路过江心洲大桥时,发现不少市民在行人下桥处围观。朱先生便将车停靠在桥边,围上去瞧个究竟。他走到近前一看,发现一名老汉一动不动地躺在下桥的台阶上,一旁歪倒着一辆电动车,车轮还在转。
据目击者称,事发前,老人正沿着陡坡推着电瓶车慢悠悠地往下走。可下了不到一半的台阶,老人突然脚底一滑,“扑通”一声向后摔倒在地,电瓶车砸到身上。这一跤摔得很重,老人的后脑勺先着地,当即不省人事。路人见状赶紧报警,并拨打了120。
在民警和急救人员赶到前,几位路人围在老人身旁,由于担心造成二次伤害,都不敢轻易动老人。十多分钟后,一辆急救车赶到,老人很快被急救人员抬上车中欧体育登录入口,送往明基医院救治。虽然医院全力抢救,但老人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赶到医院的老人的朋友介绍,老人今年70多岁,昨天上午骑车到江心洲朋友家玩,朋友赠送了一箱上等的葡萄,让他带回与家人一起享用,没想到在回家途中出了事。
老人不幸去世,引起了市民的热议。不少市民称,夹江大桥推车上下桥的道比较陡,而且人行阶梯较窄,推车上下桥比较困难。
“这种坡度,小年轻推车都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就更别说了。”家住江心洲的杨大妈称,自己每次费劲上桥后再下桥时,都会累得双臂发抖,时时刻刻得打起精神,生怕一不留神摔倒。
20多岁的小伙子王一民几乎每天都要骑电动车通过夹江大桥。王一民算了一笔账,自己过引桥,上桥推电动车要十几分钟,过桥面数分钟,再推电动车下桥又得10分钟左右,过完整座桥至少得半小时以上。他很难想象六七十岁的老人过这个桥得费多大的力气。“要不是觉得骑电动车自由,我肯定天天坐轮渡。”
昨天下午,记者站在夹江大桥人行坡道上观察,从桥面到桥下至少有两三层楼高,坡道坡度在30度左右,坡道的台阶约有1.5米宽,留给自行车、助力车行的便道则宽约50厘米。台阶上有一道防滑条,而自行车便道上铺设的是钢板,虽然上有防滑的凸起,但由于坡度较大,一到雨天还是会比较滑。
从人行坡道过路的市民可不少,基本都推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记者注意到,由于便道上坡比较陡,加上路很窄,市民推车上桥非常吃力。好不容易把车子推上几个台阶,就得休息一下,体积相对较大的摩托车推起来更为费力。
记者注意到,桥栏杆上挂有一个蓝色的警示牌,上面提醒过往行人“人行天桥,禁止骑行”。然而,这块警示牌似乎并未起到什么作用。一个小伙子骑着红色的摩托车载着女友竟然从坡道上一路骑下去。他小心翼翼地握着车闸,双脚搭在坡道上,速度还不算太慢,女友则吓得死死搂住他的腰部。
很快,又有一名中年男子效仿小伙子的动作骑了下去。中间一处台阶,正是70多岁的老人刚刚摔倒的地方。
夹江大桥开通以来,关于人行坡道的争议一直不断。过桥的基本是江心洲的居民,出行一般都会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摩托车,所以绝大部分居民们认为,留给车子走的坡道应该加宽,并加大防滑力度。
昨天,南京长江隧道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夹江大桥是纬七路长江隧道的组成部分,设计时的定位就是时速8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桥上根本就没有设“慢车道”。之所以有人行道,是为了方便坐公交的人上下车。
“这上面是不允许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电动车的。”该负责人表示,因此两边不可能设非机动车道。自行车等如果要从桥上走,只能在人行道上推行,无论是从快车道还是在人行道上骑行,都是禁止的。
“不同要求的桥,它的坡度是不同的。现在这个桥的坡度是4.5%,即往前走100米,高度下降4.5米,而适合骑行的桥,坡度一般在2%以下。这么陡,骑车肯定不安全。”
为何不能将坡度降下来一些,同时满足开车人和骑车人呢?该负责人解释,由于要满足时速80公里的设计要求,而且要与隧道入口连接,如果坡度太缓,就没法与隧道口相接了,因此没法兼顾。“与夹江大桥对接的扬子江大桥上,也没有慢车道啊,同样不允许骑车。”南京长江隧道公司有关负责人建议,如果不坐公交出行,居民最好还是选择老办法,坐轮渡出行。
该负责人认为,夹江大桥当初的设计定位就是快速路,如果是针对居民出行,相关部门从这一带综合路网的角度去考虑,是否能再建一座适合骑车通行的桥。(张先生线元)